词条 | 屏风山 |
释义 | 屏风山历史地名 屏风山怎么写好看:屏风山历史词典解释①亦名屏风岩、程公岩。即今广西桂林市东北屏风山。南宋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》: “屏风岩,在平地断山峭壁之下。入洞门,上下左右皆高广百余丈,中有平地,可宴百客。仰视钟乳,森然倒悬者甚多。蹑石磴五十级,有石穴通明。” ②在今广西河池市西河池镇东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4庆远府: 屏风山 “在河池县东北三里。形如屏风”。明天顺六年 (1462) 河池县迁治于此。 ③又名夏祠山、南山、翠屏山。在今四川忠县长江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8临江县: “有屏风山。”《方舆胜览》 卷61咸淳府: 屏风山 “即夏祠山”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志》 卷19忠州: “南山,即翠屏也。在对岸二里。山中有禹庙、陆宣公墓、玉虚观、朝真洞、望夫台、仙履迹诸胜、白傅作楼以望之。” ④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贵阳府》:屏风山 “在定番州西北废上马桥司南一里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地名推荐:地松镇在贵州省福泉市东北部,浪波河东岸。面积110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庄村,人口 2120。因地名得名。清设上、下地松团,民国设乡。解放初为大乡,1952年分置地松、洞铁、香坪三小乡。1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