负罪引慝怎么写好看:
负罪引慝书法图片
负罪引慝历史词典解释
谓引咎自责。《书.大禹谟》:“〔舜〕负罪引慝,祗载见瞽瞍。”蔡沈集传:“负罪,自负其罪,不敢以为父母之罪;引慝,自引其慝,不敢以为父母之慝也。”清 沈德潜《说诗晬语》卷下:“负罪引慝,思古无訧,际人伦之穷者,何厚于自责也?”
并列 慝,罪恶。把罪恶归在自己身上。清·沈德潜《说诗晬语》卷下:“负罪引慝,思古无忧,际人伦之穷者,何厚于自责也?”△多用于人的品性方面。→引咎自责
词语分解:
- 负罪的解释 负有罪责;身担罪名负罪潜逃
- 引慝的解释 承认罪过。书·大禹谟:“帝初于 歷山 ,往于田,日号泣于旻天,于父母,负罪引慝。” 唐 柳宗元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:“天子加惠羣臣而引慝焉,德至厚也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豹头环眼
形容人的面目威严凶狠。元曲选外编.无名氏〈博望烧屯〉第二折:“我也不信,我豹头环服,倒拿不住一目的夏侯惇。”斩鬼传第一回:“话说唐朝中南山有一秀才,姓钟名馗字正南。生的豹头环眼,铁面虬须,甚是丑恶怕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