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于辞色怎么写好看:
形于辞色书法图片
形于辞色历史词典解释
指内心活动表露在脸上和言辞间。《晋书.庾亮传》:“欲以灭胡平蜀为己任,言论慷慨,形于辞色。”亦作“形于言色”。《晋书.何无忌传》:“少有大志,忠亮任气,人有不称其心者,辄形于言色。”《魏书.任城王传》:“〔顺〕每怀郁怏,形于言色,遂纵酒欢娱,不亲政事。”
见“形于言色”。《晋书·庾亮传》:“欲以灭胡平蜀为己任,言论慷慨,形于辞色。”
词语分解:
- 形的解释 形 xíng 实体:形仪(体态仪表)
- 辞色的解释 说的话和说话时的神态辞色壮烈,众皆慨叹。——晋书·祖逖传
历史典故推荐:橡茹藿歠
以橡实为饭,豆叶为羹。泛指饮食粗劣。明 方孝孺味菜轩记:“贵而八珍九鼎之筵,贱而橡茹藿歠之室,莫不有待于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