邬怎么写好看:
邬历史词典解释
①春秋晋邑,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北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司马弥牟为邬大夫。”即此。后置邬县。
②春秋郑邑,后为周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 隐公十一年(前712),“王取邬、刘、、邘之田于郑”。杜注:“缑氏县西南有邬聚。”又,庄公二十年(前674)秋,“王及郑伯入于邬”。即此。
③战国秦邑,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 引《竹书纪年》:“秦封卫鞅于邬,改名曰商。”
(1)即“鄢(1)”。(2)古邑名。(1)春秋郑邑,后入周。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。《左传》隐公十一年(前712年):周桓王取邬、刘、、邘之田于郑,即此。(2)见“於商”。
词语分解:
- 邬的字典解释 邬 (鄔) wū 古地名(a.在今中国河南省偃师县;b.在今中国山西省介休县)
历史地名推荐:狮泉河镇
在西藏自治区西部、噶尔县北,濒临森格藏布江。为阿里地区行政公署和噶尔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900平方千米。人口 6610。 镇人民政府驻狮泉河,人口 4400。 阿里行政公署和噶尔县分别于1966年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