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诰局怎么写好看:
制诰局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清宣统三年(1911)五月设置,为责任内阁下属机构之一。掌管原内阁中书科部分职掌,如起草制、诏、诰、敕,管理勋封、藩封、世袭,并收藏进呈实录。设局长、副局长各一人管理。
词语分解:
- 制诰的解释 1.皇帝的诏令。 唐 元稹 制造序:“制誥本於书,书之誥命、训誓,皆一时之约束也。”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·明代制诰用沉体:“故今朝廷制誥,犹用 沉 体云。”2.指承命草拟诏令。 清 叶廷琯 吹网录·劫灰录补注跋并撰人辨:“ 严起恒 称其有制誥才。”
- 局的字典解释 局 jú 部分:局部
历史知识推荐:陈维崧
1625—1682 明末清初江南宜兴今属江苏人,字其年,号迦陵。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,授翰林院检讨,预修明史。工诗及骈散文,尤长于词。曾与朱彝尊合刊词稿,并称“朱陈”。词作多至一千八百余首。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