刍言怎么写好看:
刍言书法图片
刍言历史词典解释
山乡村民的言论,常作自己言论的谦辞。也说成“刍议”。《诗.大雅.板》:“先民有言,询于刍荛。”刍荛:割柴草的人。《旧唐书.李绛传》:“陛下不废刍言,则端士贤臣必当自效。”
词语分解:
- 刍言的解释 浅陋的言论;卑贱者的言论。多用为自谦之词。 南朝 宋 谢庄 上搜才表:“臣生属亨路,身渐鸿猷,遂得奉詔左右,陈愚於侧,敢露芻言,惧氛恒典。”新唐书·王珪传:“今陛下开圣德,收采芻言,臣愿竭狂瞽,佐万分一。” 清 霅中人 <中西纪事>后序:“间陈管见,偶赘芻言。”
- 刍的字典解释 刍 (芻) chú 喂牲畜的草,亦指用草料喂牲口:刍秣(饲养牛马的草料)
- 言的字典解释 言 yán 讲,说:言说
历史典故推荐:鸡鸣戒旦
源见“鸡鸣之助”。谓怕失晓而耽误正事,天没亮就起身。晋书.赵至传:“鸡鸣戒旦,则飘尔晨征;日薄西山,则马首靡托。” 主谓 戒旦,指黎明时警人睡醒。鸡一啼叫就醒。形容怕误正事而催促早起。语本诗经·齐风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