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:

 

词条 淮东道宣慰司
释义

淮东道宣慰司

历史地名

淮东道宣慰司历史词典解释
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淮东道宣抚司。十五年 (1278) 改置宣慰司,治淮安路 (治今江苏淮安市)。十九年 (1282) 罢。二十一年 (1284)复置,迁治扬州路 (治今扬州市)。二十三年 (1286)罢,二十六年 (1289) 又复置。大德三年 (1299) 与淮西道宣慰司并作淮东淮西道宣慰司。皇庆后长期领有扬州、淮安、高邮等两路一府。至正二十六年(1366) 废。


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改江淮等处行中书省置,治扬州路(今江苏扬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(邳州、徐州、宿迁等市除外),安徽省泗县、五河、明光、天长、滁州、全椒、来安等市县。二十三年复改江淮等处行中书省。二十八年又改淮东道宣慰司。元末废,并入江南行中书省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宣慰司的解释 元 置宣慰使司,管理军民事务,分道掌管郡县,为行省和郡县间的承转机关。 明 清 时不设于内地,而独存于土司。参阅文献通考卷六十、 瞿蜕园 历代职官简释。

历史地名推荐:龙州宣抚司

明宣德七年1432改龙州置,属四川布政使司。治所即今四川平武县。嘉靖四十五年1566改置龙安府。 明宣德七年1432年改龙州置,治今四川省平武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平武县和青川、北川二县部分地区。嘉靖

随便看

 
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23 22:47: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