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农部丞怎么写好看:
大农部丞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西汉武帝置,属大农令,掌郡国均输盐铁。元封元年 (前110),治粟都尉桑弘羊兼领大农,以诸官府各自为市,相与争利,物价腾贵,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运费,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,分部主郡国均输、盐铁。武帝纳之,遂设。
官名,也称大司农部丞,西汉置,掌郡国均输盐铁等。东汉时大司农部丞一人,六百石,掌国库钱财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大司农》。
词语分解:
- 大农的解释 即大司农。史记·平準书:“ 桑弘羊 为治粟都尉,领大农。”
- 部丞的解释 古代中央各部的辅佐之官。史记·平準书:“ 弘羊 以诸官各自市,相与争,物故腾跃,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,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,分部主郡国。”汉书·平帝纪:“置少府海丞、果丞各一人;大司农部丞十三人,人部一州,劝农桑。”
历史官职推荐:司属寺
官署名。即宗正寺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,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宗正寺。 官署名。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宗正寺为司属寺,以司属寺卿与少卿为正副长官。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。参见“宗正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