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炯炯月明枝,萧萧风陨箨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彦平的《乐府杂拟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炯炯明亮——多用于目光 两眼炯炯有神 月明(1).月光明朗。 唐 白居易 《崔十八新池》诗:“见底月明夜,无波风定时。” 元 袁士元 《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》:“小桥夜静人横笛,古渡月明僧唤舟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九回:“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。” (2).指月亮;月光。 唐 李益 《从军北征》诗:“磧里征人三十万,一时回向月明看。” 明 寓山居士 《鱼儿佛》第一出:“白苹红蓼緑簑衣,青海滩头一钓磯。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,满船空载月明归。” 萧萧(1)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。——唐· 李白《送友人》 车辚辚,马萧萧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 (2)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 风萧萧 (3) 冷落凄清的样子 (4)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陨箨(1).剥落笋壳。比喻衰败之势。 清 陈康祺 《燕下乡脞录》卷二:“其失也,若陨籜之易;得也,比摧山之艰。” (2).掉下的笋壳。 明 刘基 《泾县柬宋二编修长歌》:“满路青泥杂陨籜,局缩畏触蛭与蛇。”《明史·熊明遇传》:“魁垒之人,渐如陨籜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