蹑屩担簦历史词典解释
同“蹑蹻檐簦”。明 宋濂《太上清正一万寿宫住持提点张公碑铭序》:“公皆蹑屩担簦,往拜其坐下。”亦指身分、地位低下。清 谈迁《北游录.纪文.上太仆曹秋壑书》:“而向且未即前者,自分蹑屩担簦之贱,渎及左右。”
 并列 蹑,踩,踏。屩,草鞋。簦,一种有柄的笠,类似后世的雨伞。穿着草鞋,身背长柄笠。指长途跋涉。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虞卿者游说之士也,蹑屩担簦,说赵孝成王。”△古代形容远行劳苦的用语。也作“担簦蹑屩”。
词语分解:
- 蹑屩的解释 穿草鞋行走。史记·孟尝君列传:“初, 冯驩 闻 孟尝君 好客,躡蹻而见之。”文选·任昉<齐竟陵文宣王行状>:“高人 何点 ,躡屩於 钟阿 ;徵士 刘虯 ,献书於 卫岳 。” 李善 注:“高士传曰: 何点 常躡草屩,时乘柴车。” 宋  欧阳修 上山诗:“躡蹻上高山,探险慕幽赏。”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:“反而思今之政党素皆躡屩赢粮以游异国,参半为贫乏士。”
- 担簦的解释 背着伞。谓奔走,跋涉。 南朝  宋  吴迈远 长相思诗:“ 虞卿 弃相印,担簦为同欢。” 宋  张孝祥 卜算子词:“万里去担簦,谁识 新丰 旅。” 清  江藩 <汉学师承记>序:“担簦追师,不远千里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书生之见
书生:这里指不谙世情的书呆子。谓读书人的不切合实际的迂腐见解。宋.邵博闻见后录卷一:“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,欲复寓兵于农之法,书生之见,可言而不可用者哉。”官场现形记三一回:“其中有些话,都是窒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