籍田丞怎么写好看:
籍田丞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秦置,属治粟内史,为籍田令副贰。西汉因之。景帝后元年(前143)更属大农令,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更属大司农。东汉省。
官名,西汉置,属大司农,佐令掌籍田事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治粟内史》,参看“籍田令”条。
词语分解:
- 籍田的解释 藉田。古代天子、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。相传天子籍田千亩,诸侯百亩。每逢春耕前,由天子、诸侯执耒耜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,称为“籍礼”,以示对农业的重视。亦指天子示范性的耕作。诗·周颂·载芟序:“载芟,春籍田而祈社稷也。” 郑玄 笺:“籍田,甸师氏所掌,王载耒耜所耕之田。天子千亩,诸侯百亩。籍之言借也,借民力治之,故谓之籍田。”史记·孝文本纪:“上曰:‘农,天下之本,其开籍田,朕亲率耕,以给宗庙粢盛。’
- 丞的字典解释 丞 chéng 帮助,辅佐:丞相(古代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大事的统率百官的最高大臣)
历史官职推荐:学习读祝官
官名。清朝太常寺之属官。乾隆四十年1775增设。四十六年以后增至八人,正九品。协掌唱赞礼仪等事。光绪三十二年1906,太常寺裁并礼部,遂裁。参见“读祝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