泼寒胡戏怎么写好看:
泼寒胡戏书法图片
泼寒胡戏历史词典解释
唐歌舞戏名。又称泼胡王乞寒戏、乞寒胡戏、乞寒泼胡,简称乞寒。源于中亚康国(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),北周时由龟兹传入。舞者初为西域人,后汉人效之,人数众多,一般裸体,戴油帽(称苏莫遮帽),持皮囊(称浑脱),中贮水,互相泼洒,鼓舞跳跃以为乐,号浑脱队。为群众性娱乐组织。其乐曲称苏莫遮。中宗酷爱此戏,神龙元年(705)在洛阳南城上观之;景龙三年(709)十二月又令长安诸司长官往观。玄宗即位,宰相张说上疏谏止,开元元年(713)下令禁断。张说有《苏莫遮》诗,描绘此戏情态。
词语分解:
- 泼寒的解释 见“ 泼寒胡戏 ”。
- 胡戏的解释 胡人的歌舞、杂技等。 汉 贾谊 新书·匈奴:“令妇人傅白墨黑,绣衣而侍其堂者二三十人,或薄或掩,为其胡戏以相饭。” 明 谢肇淛 五杂俎·人部一:“南方好傀儡,北方好鞦韆,然皆胡戏也。”
历史知识推荐:四贵
①南朝宋后废帝刘昱元徽二年474六月,以平南将军萧道成为中领军、南兖州刺史,留卫建康今江苏南京,与袁粲、褚渊、刘秉更日入值决事,号称“四贵”。②隋文帝时,广平王杨雄贵宠,冠绝一时,与齐国公高颎、鲁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