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子监祭酒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即国子祭酒。
官名。隋始置,为国子监的长官,掌儒学训导之政。国子监祭酒唐为从三品,宋改为从四品,金升为正四品,元升为从三品,明又改为从四品,员额均为一人。清制品秩同明,员额为满、汉各一人。
词语分解:
- 国子的解释 1.公卿大夫的子弟。周礼·地官·师氏:“以三德教国子。” 郑玄 注:“国子,公卿大夫之子弟。”汉书·礼乐志:“朝夕习业,以教国子。国子者,卿大夫之子弟也。” 清 刘书年 刘贵阳说经残稿·国子证误:“国子者,王大子、王子、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,皆是,亦曰国子弟。”2.指国子学。北史·儒林传论:“ 明 元 时,改国子为中书学,立教授博士……及迁都 洛邑 ,詔立国子、太学、四门、小学。”隋书·韦艺传
- 祭酒的解释 1.以酒祭祀或祭奠。仪礼·乡射礼:“获者南面坐,左执爵,祭脯醢。执爵兴,取肺坐祭,遂祭酒。”清史稿·礼志十一:“ 顺治 十八年, 世祖 崩, 圣祖 截髮辫成服……既大敛,奉梓宫 乾清宫 ,设几筵,朝、晡、日中三设奠,帝亲诣尚食祭酒。”2.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。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。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:“而 荀卿 三为祭酒焉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谓 荀卿 出入前后三度处列大夫康庄之位,而皆为其
历史官职推荐:京都诸宫苑总监
①官署名。唐朝置,隶司农寺,分置于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、东都今河南洛阳,掌宫苑内馆宇、园池修葺,种植花草树木与饲养六畜之事。监各一员、副监各一员、丞各二员,另有主簿等。②官名。唐朝司农寺京都诸宫苑总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