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鱼鳞图册 |
释义 | 鱼鳞图册历史知识 鱼鳞图册怎么写好看:
鱼鳞图册历史词典解释简称鱼鳞册。南宋以后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绘制的土地簿册。南宋行*经界法,有些地区按保甲绘制地形图,标出各户占有田块名称、顷亩、四至以及公共池塘、沼泽、山丘等,存于官府备查。因图上所绘田亩,依次排列,呈鱼鳞状,故名。元代官府为征收田赋,亦将田土按形状绘制成图,分地区装订成册。江浙、福建等地普遍编造。明洪武十三年(1380),因江南富民诡寄田产,逃避赋役,故派遣国子生武淳等往各处丈量土地。十九年,又派遣国子生吕震等往两浙府县各乡丈地,清理郡县田赋图籍。随税粮多寡划定粮区,每区设大粮长四人,使集里甲耆民,丈量田亩并绘制鱼鳞图,其法与南宋时接近而略详,有总图、分图,且依县、州、府分别汇集成册。浙江布政司首先编造成功,遂推广各地。后历时稍久,图册所记已与实际情况有所不符,故自明中叶至清常加修订。清咸丰年间损坏很多,至同治五年(1866)苏南地区还曾重造。是为官府摊派赋役的重要依据。 明洪武年间鱼鳞图册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叙职官名。隋大业三年607所置四方使者署属官,每署一员,掌其方贵贱立功合叙者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