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军司都指挥使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金朝在诸府镇都军司都指挥使一员,正七品,掌军率差役,巡捕盗贼,总叛军事,并与录事同管城隍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》。
武官名。金置,见“都军司”。
词语分解:
- 都军的解释 1.殿前司都虞候的别称。新五代史·汉高祖纪:“ 高祖 即位於 太原 ,以 知远 为侍卫亲军都虞候,领 保义军 节度使。 契丹 耶律德光 送 高祖 至 潞州 ,临决,指 知远 曰:‘此都军甚操剌,无大故勿弃之。’”2. 宋 时禁军的别称。水浒传第二回:“ 高俅 道:‘你那廝便是都军教头 王升 的儿子?’”3.指兵马都监。 宋 洪皓 松漠纪闻·补遗:“北地 汉 儿 张献甫 作 太原 都军。”原注:
历史官职推荐:司禋监
官署名。元朝置。掌师翁祭祀祈禳之事。初设于世祖时,秩正四品,后罢。顺帝至正元年1341复立,秩正三品。设内监、少监、监丞各二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