涸鳞濡沫怎么写好看:
涸鳞濡沫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相濡以沫”。比喻处困境之中,尽微力相互抚慰。唐 骆宾王《上郭赞府启》:“虽涸鳞濡沫,不觖望于鲸波;而决羽抢榆,颇思迁于莺树。”
词语分解:
- 涸鳞的解释 同“ 涸辙之鮒 ”。 唐 骆宾王 畴昔篇:“涸鳞去辙还游海,幽禽释网便翔空。” 唐 杜牧 书事诗:“失计抛渔艇,何门化涸鳞。” 明 杨慎 高泉临行再赋此以别诗:“鎩羽涸鳞去安所,翾飞川咏几时同。”
- 濡沫的解释 用唾沫来湿润。比喻同处困境,相互救助。语出庄子·天运:“泉涸,鱼相与处於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。” 南朝 宋 朱广之 谘顾道士夷夏论:“检其言也,彼我俱遣;寻其旨也,老释无际。俱遣则濡沫可遣,无际则不负高贵。” 唐 元稹 酬白学士诗:“卧辙希濡沫,低颜受頷颐。” 宋 苏轼 和王晋卿:“谓言相濡沫,未足救沟瀆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络绎不绝
亦作“络驿不绝”。形容人、马、车、船等连续不断。后汉书.东海恭王彊传:“皇太后、陛下哀怜臣彊,感动发中,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,络驿不绝。”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八;“皇亲两府诸司,缘道设祭,自右掖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