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桥梓 |
释义 | 桥梓历史典故 桥梓怎么写好看:
桥梓历史词典解释《尚书大传.周传.梓材》:“伯禽与康叔朝于成王,见乎周公,三见而三笞之。二子有骇色,乃问于商子曰:‘吾二子见于周公,三见而三笞之,何也?’商子曰:‘南山之阳有木名桥,南山之阴有木名梓,二子盍往观焉。’于是二子如其言而往观之,见桥木高而仰,梓木晋而俯。反以告商子,商子曰:‘桥者,父道也;梓者,子道也。’” 周公的儿子伯禽和周公的小弟康叔,三次朝见周公,三次都受到鞭笞。他们不明白为什么,便去请教商子。商子让他们去南山上看看桥和梓这两种树生长的情况。他们回来说桥树高仰,梓树低俯。商子于是开导他们说,桥树象征父道的尊严,梓树象征子道的俯就。你们见周公时,没有长幼之序,因此而受到体罚。后因以“桥梓”为咏父子尊卑之道的典故。 宋.许月卿《次韵董玉如大章携先集吏访》诗:“桥梓风流满腹经,桂花香里识魁名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蚁丘罢战源见“南柯梦”。喻停止无意义的争斗。宋 王以宁满庭芳.陈觉叟雪中见过词:“先生。齐物久,蚁丘罢战,蜗角休征。趁尊前身健,有酒须倾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