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长统怎么写好看:
仲长统历史词典解释
180—220
东汉山阳高平(今山东微山西北)人,字公理。少好学,博览书记,擅长文辞。年二十余游学于青、徐、并、冀各州。不拘小节,时人或称之为狂生。州郡辟召,多称病不就。尚书令荀或闻其名,举为尚书郎。后参丞相曹操军事。著有《昌言》十余万言,对战国以来社会治乱及当时豪强地主之骄奢淫逸多有论述,并流露出反“天命”的思想。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录有《昌言》的《理乱篇》、《损益篇》和《法诫篇》。
词语分解:
- 仲长的解释 1. 汉 末 仲长统 的省称。文选·任昉<竟陵文宣王行状>:“良田广宅,符 仲长 之言。” 李善 注引后汉书:“ 仲长统 ,字 公理 , 山阳 人也。少好学,博涉书记。每州郡召命,輒称疾不就,欲卜居清旷,以乐其志,尝论之曰:‘使居有良田广宅,背山临流,沟池环匝,竹木周布,足以息四体之役。’”2.复姓。 汉 有 仲长统 。见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。
- 统的字典解释 统 (統) tǒng 总括,总起来:统一
历史知识推荐:甲族
①即甲姓。两晋、南北朝士族中之高门。三品以上之尚书令、仆射、领军将军、护军将军等皆属甲姓,其子起家则为秘书郎。②即“士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