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:

 

词条 才识不逮
释义

才识不逮

历史典故

才识不逮怎么写好看:

才识不逮怎么写好看才识不逮书法图片

才识不逮历史词典解释

逮:及,到。表示才学和见识都不高。《宋史.刘挚传》:“才识不逮而忠实有余,次也。”


主谓 才能和见识都不足。《宋史·刘挚传》:“才识不逮而忠实有余,次也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评价人物方面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才识的解释 才能与识别力才识过人
  • 不逮的解释 1.不足之处;过错。书·冏命:“懋乃后德,交修不逮。” 孔 传:“勉汝君为德,更代修进其所不及。”汉书·文帝纪:“詔曰……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諫者,以匡朕之不逮。” 颜师古 注:“不逮者,意虑所不及。” 唐 韩愈 进顺宗实录表状:“史官 沉传师 等採事得於传闻,詮次不精,致有差错。圣明所鉴,毫髮无遗,恕臣不逮,重令刊正,今并添改讫。”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:“萃全国学者之能,日稽考於古人之所已知,

历史典故推荐:政平讼理

政平:施政公平。讼理:讼案得到公正的处理。表示政治清明。三国志.魏书.杜畿传附子恕:“官得其人,则政平讼理。政平故民富实,讼理故囹圄空虚。”

随便看

 
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23 7:40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