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敦煌曲子的《空无主·其二·调名本意八首》 全文:烦恼无本恒清凉。
 非因非果是真常。
 愚徒蠢蠢不能解。
 断常二见乐闲荒。
 戒颠狂。
 何时觉悟不动智。
 返波逆流性情香。
 坐道场。
 心愿相覆慈悲网。
 罗取诸子集华堂。
 
 参考注释断常佛教语。断见与常见。《百喻经·梵天弟子造物因喻》:“诸佛説法,不著二边,亦不著断,亦不著常。如似八正道説法,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,便生执著。” 唐  王维 《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》诗:“有无断常见,生灭幻梦受。” 赵殿成 笺注:“《涅槃经》众生起见,凡有二种:一者常见,二者断见。《楞伽经》离於断常有无等见。”参见“ 断见 ”。 二见佛教指古 印度 对人死后的两种错误见解,即“断见”(谓人死后一切皆无)和“常见”(谓人死后灵魂常住), 唐  实叉难陀 译本《大乘入楞伽经》卷五:“ 大慧 ,无缚无脱。堕於二见,自心分别,有缚有脱。何以故?以不能知诸法有无故。” 唐  李邕 《岳麓寺碑》:“去二见而入流,率一心而办事。” 闲荒闲置的荒地。《清史稿·食货志一》:“ 同治 中,用都统 瑞麟 言,展垦閒荒,以济兵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