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户帖 |
释义 | 户帖历史知识 户帖怎么写好看:
户帖历史词典解释官府发给每户的户口凭证,由居民自行保管。宋代已行之。帖上开列该户应缴纳的税租数,并详细开列该户所有田地房屋的土色、亩步、间架、方位、四至等。元代官府于括户之后发给,钤有官印,注明该户的丁口、资产、承担赋役情况。军、站等户注明佥发和当役情况。居民无户帖,或户帖上无名者,即为漏籍户或外来游食户口,要受到处罚。明代于洪武三年(1370)由户部定式,颁发州县。帖内首载本年太祖谕户部调查户口,发给户帖的诏令;次开户主姓名、乡贯、役籍、全家口数,男子成丁不成丁各几人,妇女大小口各几人,注明各人名字、年龄、与户主关系。最后一项“事产”,开列田、地、山荡、房屋、车船、牛马牲畜等及其数量。以字号编为勘合,用半印钤记。官府据此编定户籍,按民、军、匠分藏户、兵、工部,帖给本户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左堂清代县丞的别称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