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作俑者怎么写好看:
始作俑者书法图片
始作俑者历史词典解释
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仲尼曰:‘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!’为其象人而用之也。”俑: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。因俑的面貌体态,模仿人的样子,孔子心中不忍,故痛恨发明俑的人,并咒骂道:“第一个做俑殉葬的人,他一定是断子绝孙,没有后代的吧!”后以“始作俑者”比喻首开恶例的人。清.张潮《虞初新志.姜贞毅先生传》:“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,此秦法所未有,始作俑者,罪可胜道哉!”
偏正 俑,用于殉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。开始用俑殉葬的人。比喻首开某种坏事或坏风气的人。语出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仲尼曰:‘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!’为其象人而用之也。”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·东坡九》:“始作俑者,大可罪也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指斥首开恶例的人或事。→罪魁祸首↔开山鼻祖 得风气之先
词语分解:
- 始的解释 始 shǐ 起头,最初,与“终”相对:开始
- 者的解释 者 zhě 用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、数词、词组后,并与其相结合,指人、指事、指物、指时等:读者
历史典故推荐:苏家负郭田
源见“苏秦六印”。泛指可供温饱的田产。元 许有壬沁园春.次张孟功韵词:“鬓影星星,人情落落,恰念苏家负郭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