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子俊怎么写好看:
余子俊历史词典解释
1429—1489
明四川青神人,字士英。景泰进士。授户部主事,进员外郎,以廉干称。天顺间迁西安知府。成化七年(1471)以副都御史巡抚延绥,力主沿边筑墙建堡以守河套。寻移陕西,于西安开渠,人号“余公渠”。十三年官至兵部尚书。十九年改户部尚书,次年出督大同。加太子太保。二十三年复任兵部尚书。因修边墙费银甚多,屡被劾。卒于任。
词语分解:
- 余子的解释 1.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。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:“谓 知徐吾 、 赵朝 、 韩固 、 魏戊 ,餘子之不失职,能守业者也。” 杜预 注:“卿之庶子为餘子。”吕氏春秋·报更:“ 张仪 , 魏氏 餘子也。” 高诱 注:“大夫庶子为餘子,受氏为 张 。”2.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。古代军制,家致一人为正卒,馀皆为羡卒,称“餘子”。周礼·地官·小司徒:“凡国之大事,致民;大故,致餘子。” 郑玄
- 俊的字典解释 俊 jùn 才智出众的人:俊杰
历史知识推荐:北直隶苑马寺
官署名。又称北京苑马寺。明永乐四年1406置,辖清河、金台、涿鹿、卢龙、香山、通州六监,各监又下辖四苑,共二十四苑。掌牧养马匹,以备军需。设卿,从三品;少卿,正四品;寺丞,正六品。各监设监正,正九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