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武威大将军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即右骁卫大将军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 (684) 改,中宗神龙元年 (705) 复名右骁卫大将军。
词语分解:
- 右武的解释 崇尚武功。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:“守成尚文,遭遇右武。” 唐 刘禹锡 董氏武陵集纪:“兵兴已还,右武尚功。” 宋 王安石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:“谋足以夺三军,而辱於右武之国。” 梁启超 中国之武士道:“环 大河 南北所谓我族之根据地,安所往而非右武之天性所磅礴乎……其间竞争剧烈,非右武无以自存!”
- 大将军的解释 武官名。始于战国,汉代以后历代沿置,为将军的最高或较高的称号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。——广州军务记
历史官职推荐:附义王
王号名,三国魏置,文帝封鲜卑大人轲比能为附义王。三国志·魏书·鲜卑传:“延康初,比能遣使献马,文帝亦立比能为附义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