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城山怎么写好看:
五城山历史词典解释
①在今安徽泾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泾县:五城山在“县西南七十里。五峰环绕,势若城郭。东曰蓝山,有蓝山坑,俯瞰安吴渡,旧安吴县址也。其西曰郭山, 自九华峡岭至此,高数百丈,为县西南巨镇。其东北为寨山,元末,居民结寨于此以避难”。
②又名东帽山、宝城山、魁山。在今四川中江县东。《寰宇记》卷82玄武县:“五城县属东广汉郡,在五城山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54潼川府:五城山“在中江县东二里,三隅山之东”。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一》:五城山,“《旧志》:山在今县东郭外隔河。一面陡峻,余皆阶级层叠如梯”。
词语分解:
- 五城的解释 指五城御史。清时京城内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京兆五城不敢专决。——清· 方苞狱中杂记
-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
历史地名推荐:松阳县
东汉建安四年 199 分章安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北二十四里古市镇。元和志 卷26: 松阳县 “有大松树,大十八围,因取为名”。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改属临海郡。东晋太宁元年 3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