偷工减料怎么写好看:
偷工减料书法图片
偷工减料历史词典解释
指不顾产品质量而削减工序和用料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一三回:“演戏作寿,受贿婪赃;侵冒钱粮,偷工减料。”清.李伯元《中国现在记》一○回:“今年开的这个口子,听说就是去年修的,不知怎样的偷工减料,糊弄局儿,所以不到一年就毁了。”鲁迅《致孙用》:“不过在这书店都偷工减料的时候,这本却还可以说是一部印得较好的书。”
并列 指不按质量要求,任意缩短工期,减少用料。后用以喻做事敷衍塞责。《儿女英雄传》2回:“这下游一带的工程,都是偷工减料作的,断靠不住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三闲书屋校印书籍》:“宁可折本关门,决不偷工减料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工程、工作方面。→弄虚作假 ↔一丝不苟
词语分解:
- 偷工的解释 做得少于正常的或恰如其分的工作
- 料的解释 料 liào 估计,猜想:料想
历史典故推荐:染旧作新
把旧的改头换面,以充当新的。宋.李觏答黄著作书:“今之学者……但诵得古文十数篇,拆南补北,染旧作新,尽为名士矣,何工拙之辨哉?” 兼语 改头换面,以旧充新。宋·李觏答黄著作书:“今之学者……但诵得古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