峡路怎么写好看:
峡路书法图片
峡路历史词典解释
亦名峡西路。北宋开宝六年 (973) 分西川路置,后为至道十五路之一。以在三峡以西而名。治所在夔州(今四川奉节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、梓潼、蓬安、垫江、璧山、江津以东,湖北建始、鹤峰以西,陕西留坝、佛坪、镇巴以南以西及甘肃文县。咸平四年(1001)分置利州、夔州二路。
又称峡西路(因在三峡以西得名)。北宋开宝六年(973年)析西川路置,治夔州(今重庆市奉节县),辖境约今四川省平武、梓潼、蓬安和重庆市垫江、璧山、江津以东,湖北省建始、鹤峰以西,陕西省留坝、佛坪、镇巴以南以西及甘肃省文县。咸平四年(1001年)分置梓州、夔州二路。
词语分解:
- 峡路的解释 峡谷中的道路或航道。 北周 庾信 奉和赵王途中五韵:“峡路沙如月,山峰石似眉。” 唐 韦应物 答令狐侍郎诗:“ 吴 门冒海雾,峡路凌连磯。”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:“ 蜀 之 三峡 , 河 之 三门 , 南越 之 恶谿 ……皆险絶之所,自有本处人为篙工。大抵峡路峻急,故曰:‘朝发 白帝 ,暮彻 江陵 。’”
- 峡的字典解释 峡 (峽) xiá 两山夹着的水道:三门峡(中国黄河中游峡谷之一)
- 路的字典解释 路 lù 道,往来通行的地方:道路
历史地名推荐:芦峰口驿
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,属抚宁县。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