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孤嗣赵怎么写好看:
存孤嗣赵历史词典解释
司马迁《史记.赵世家》载:春秋时,晋国大臣屠岸贾杀死赵朔并灭其族。赵朔的妻子生下一个遗腹子,藏在宫里。“屠岸贾闻之,索于宫中。夫人置儿绔中,祝曰:‘赵宗灭乎,若号;即不灭,若无声。’及索,儿竟无声。已脱,程婴谓公孙杵臼曰:‘今一索不得,后必且复索之,奈何。’随后程婴又与公孙杵臼定计救了赵家这个孤儿,韩厥又帮助晋景公立了这个孤儿,使赵家“田邑如故”。
唐.李白《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》:“献子虽不能遇屠岸之诛,存孤嗣赵,太史公称天下阴德也。”
词语分解:
- 存孤的解释 恤养孤儿。礼记·月令:“﹝仲春之月﹞是月也,安萌芽,养幼少,存诸孤。”史记·商君列传:“君之危若朝露,尚将欲延年益寿乎?则何不归十五都,灌园於鄙,劝 秦王 显巖穴之士,养老存孤,敬父兄,序有功,尊有德,可以少安。”北齐书·文襄帝纪:“无主之国,在礼未闻,动而不法,将何以训。窃以分财养幼,事归令终;舍宅存孤,谁云隙末?”
- 赵的解释 赵 (趙) zhào 中国古代国名(a.战国时代的“赵”;b.西晋结束,匈奴族、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“赵国”,史称“前赵”、“后赵”):赵客(战国时燕赵多侠士,遂以“赵客”为侠士通称)
历史典故推荐:道谊重功利轻
汉书.董仲舒传载:董仲舒,孝景时为博士。武帝即位,仲舒以贤良对策。他的对贤良策中有“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”的话。“对既毕,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,事易王。”董仲舒的对贤良策中有“正其谊不谋其利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