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军中郎将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掌军中郎将220)末刘备置。以益州太守董和任之,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,成为主要辅政官员。
官名,东汉末年刘备置,与诸葛亮共掌左将军大司马府事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董和传》:“先主定蜀,征和为掌军中郎将,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。”
词语分解:
- 中郎将的解释 1 官名。秦置。西汉时皇帝卫侍有五官中郎将的名号;地位仅次于将军武以中郎将使持节。——汉书·李广苏建传2 又副中郎将张胜。
历史官职推荐:左右骐骥副使
官名。北宋太宗雍熙984—987中置,为骐骥院副长官。其后,用为武臣迁转之阶。真宗咸平元年998,定为同七品。神宗元丰1078—1085改制,改为从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1112,改武臣阶官名,换为武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