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三戒怎么写好看:
君子三戒书法图片
君子三戒历史词典解释
《论语•季氏》:“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这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”
词语分解:
- 君子的解释 1 ∶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彼君子兮。——诗·魏风·伐檀君子不齿。——唐· 韩愈师说君子寡欲。——司马光训俭示康君子多欲。2 ∶古代指地位高的人,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不亦君子乎。——论语君子有不战。——孟子·公孙丑下君子博学
- 三戒的解释 1.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。戒色、戒斗、戒得。论语·季氏:“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”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:“得,贪得。” 汉 蔡邕 司空杨秉碑:“昔 仲尼 垂三戒,而公克焉。” 明 沉璟 义侠记·取威:“若要保残生,须是守咱三戒也。” 朱谦良 感怀和病侠诗:“书生自古崇三戒,侠士何时浄六根。”2.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
历史典故推荐:悬跂
把东西悬挂起来,使人提足望之,羡慕向往。庄子.马蹄:“及至圣人,屈折礼乐,以匡天下之形,悬跂仁义,以慰天下之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