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三焦 |
释义 | 三焦历史知识 三焦怎么写好看:
三焦历史词典解释中医名词。(1)六腑之一。中医脏腑学说的组成部分。自东汉医书《难经》起,认为三焦有名而无形,为“原气”之通路等。而《内经》说三焦是“藏府之外,躯体之内,包罗诸藏,一腔之大府也”。《难经》:“三焦者,水谷之道路,气之所终始也。”三焦又分为上焦、中焦、下焦三部分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上焦出于胃上口,并咽以上,贯膈而布胸中,……中焦亦并胃中,出上焦之后,……下焦者,别回肠,注于膀胱而渗入焉。”现三焦主要用于人体部位的划分,即横膈以上为上焦,包括心、肺,起输布气体的作用;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,包括脾与胃,起消化等作用;脐以下为下焦,包括肝、肾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,起排泄作用等。(2)温病学作为辨证纲领。《温病条辨》:“肺病逆传,则为心包,上焦不治则传中焦,胃与脾也,中焦不治则传下焦,肝与肾也。始于上焦,终于下焦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续名僧记书名。隋明克让撰。一卷。已佚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