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军大将军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唐元和八年(813)废天威军,隶左、右神策军,置马军、步军将军及指挥使,以马军大将军知军事。
词语分解:
- 马军的解释 1.骑兵。 唐 李靖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:“ 太宗 曰:‘ 曹公 有战骑、陷骑、游骑,今马军何等比乎?’”英烈传第五一回:“其餘步兵,依着马军向前而立。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:“丁壮人当战兵,有马的人当马军。”2.统率骑兵的将领。 唐 杜甫 谢严中丞送乳酒诗:“鸣鞭走送怜渔父,洗盏开尝对马军。”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:“今三衙有殿帅,马帅、步帅。马帅俗呼马军
- 大将军的解释 武官名。始于战国,汉代以后历代沿置,为将军的最高或较高的称号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。——广州军务记
历史知识推荐:斗建
天文学名词。中国古代用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,作为定季节的标准。史记·天官书:“斗为帝车,运于中央,临制四乡,分阴阳,建四时,均五行,移节度,定诸纪,皆系于斗。”北斗所指之辰,谓之斗建。大约在春秋战国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