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苏砦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八十里。《宋史·王全斌传》:乾德三年(965)伐蜀,“命史延德分兵趋来苏,造浮梁于江上, 蜀人见梁成, 弃砦而遁”。
词语分解:
- 来苏的解释 1.谓因其来而于困苦中获得苏息。语本书·仲虺之诰:“攸徂之民,室室相庆曰:‘徯予后,后来其苏!’” 孔 传:“ 汤 所往之民皆喜曰:‘待我君来,其可苏息。’” 晋 潘岳 西征赋:“激 秦 人以归德,成 刘 后之来苏。” 唐 李白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:“横制八极,克復两京,俗畜来苏之欢,人多徯后之望。” 贝青乔 杂谣:“蚱蜢横扑禾秆枯,沟瘠留喘谁来苏。”2.草名。艺文类聚卷三十引 南朝 梁
- 砦的字典解释 砦 zhài 同“寨”
历史地名推荐:野翁亭
在今浙江临安县于潜镇西。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: 野翁亭 “在于潜县 今临安县西于潜镇西一里。 宋熙宁中县令刁建。 苏轼有 野翁亭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