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辟雍 |
释义 | 辟雍历史知识 辟雍怎么写好看:
辟雍历史词典解释商、周为天子所设大学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大学在郊,天子曰辟雍,诸侯曰頖宫。”东汉以后,历代设为皇家祭祀之所。如东汉建安年间,曹操于洛阳城南平昌门外所建,高七丈。晋太康五年(284)重修,后毁于永嘉之乱。1931年出土的晋辟雍碑叙事及题名甚详。唯北宋末年设为太学的预备学校,徽宗崇宁元年(1102)于汴京城南置,亦称太学之外学。收纳各路贡士三千人,原太学外舍生也转入此学。每年进行考核,合格者升入太学。设四讲堂,分一百斋,每斋三十人。由国子监祭酒总管,另置司业、丞各一人,博士十人,学正、学录各五人。三年,置辟雍大司成一人,四年改为太学大司成。宣和三年(1121)罢,其学生归入太学为外舍生。清代又作为皇帝讲学之所。乾隆四十八年(1783),在国子监内彝伦堂之南建辟雍,以为皇帝临雍之所。参见“临雍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屏山居士即“李纯甫”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