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勋承务郎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隋文帝置司勋员外郎,为司勋侍郎的副职。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,废员外郎,增郎的员额为二人,后又减为一人,另置承务郎,掌同员外郎。唐武德初沿置,三年(公元620年)改为“司勋员外郎”,见该条。
词语分解:
- 司勋的解释 1.官名。周礼夏官之属,主管功赏之事。 北周 因 周 制置司勋,掌六勋之事。 隋 置司勋侍郎,属吏部。 唐 宋 改为郎中, 明 清 称稽勋司, 清 末废。参阅唐六典卷二、清通典·职官二。2.指 杜牧 。 牧 尝为司勋员外郎,故称。 宁调元 柬蜕庵三什诗之三:“多谢司勋能薄倖,几回惆悵欲归时。”
历史官职推荐:大司乐
官名。周礼春官大宗伯之属,为众乐官之长,掌国子的音乐舞蹈知识教授,主持国家各种礼仪中音乐的演奏。员二人,中大夫爵。西魏恭帝三年556复置,为春官府属官,正五命。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,改为乐部中大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