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死而肉骨历史词典解释
使死者复生,使枯骨生肉。 比喻恩德极大。语出《左传.襄公二十二年》:“吾见申叔父子,所谓生死而肉骨也。”杜预注:“已死复生,白骨更肉。”宋.陈亮《谢郑侍郎启》:“生死肉骨之恩,今焉创见。”明.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:“今日之事,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,以苟延残喘乎?异时倘得脱颖而出,先生之恩,生死而肉骨也,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?”明.冯汝弼《祐山杂说》:“余意先君平生德业,沉沦既久,一旦学校公举,当道阐扬,血肉无穷,名传不朽。英灵入梦,殆昔人所谓生死而肉骨者耶?”清.昭槤《啸亭杂录》卷八:“且天朝已擒我,不即诛,复释还,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,何忍背之?”
词语分解:
- 生死的解释 1 ∶生存和死亡生死攸关的问题2 ∶预言命运的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
- 肉骨的解释 使白骨再生肌肉。比喻受人深恩。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:“吾见 申叔 ,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。” 杜预 注:“已死復生,白骨更肉。” 宋 欧阳修 代辞胥学士启:“永怀肉骨之私,寧止捐躯之报。” 清 昭槤 啸亭杂录·信勇公:“且天朝已擒我,不即诛復释还,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事缓则圆
清·俞万春荡寇志:“看来此事,事宽则圆,急难成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