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倡和 |
释义 | 倡和历史典故 倡和怎么写好看:
倡和历史词典解释源见“一倡一和”。谓一人首唱,他人相和,互相应答。后亦指以诗词相酬答。《礼记.乐记》:“倡和清浊。”孔颖达疏:“先发声者为倡,后应声者为和。”宋 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卷十五:“〔陈后主〕与幸臣各制歌词,极于清荡,男女倡和,其音甚哀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枝干相持犹枝叶相持。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:“暨乎战国,诸姬微矣……至于王赧,降为庶人,犹枝干相持,得居虚位。” 见“枝叶相持”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