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不召之臣 |
释义 | 不召之臣历史典故 不召之臣怎么写好看:不召之臣历史词典解释召:召唤。不用召唤的臣子。旧指受国君尊重的贤臣。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故将大有为之君,必有所不召之臣。” 偏正 不可召见的臣子。指德高望重应前往就教的人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故将大有为之君,必有所不召之臣;欲有谋焉,则就之。”△多用于臣子方面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鹤唳华亭源见“华亭鹤唳”。表现思念、怀旧之意。亦慨叹仕途险恶、人生无常。唐 刘禹锡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诗:“鹤唳华亭月,马嘶榆塞风。山川几千里,唯有两心同。”宋 刘辰翁沁园春.再和槐城自寿韵词:“但鹤唳华亭,贵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