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景颇族 |
释义 | 景颇族历史知识 景颇族怎么写好看:
景颇族历史词典解释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主要分布于今云南潞西、瑞丽、陇川、盈江及梁河等市、县山区,泸水、昌宁、耿马、澜沧等县亦有少数分布。有景颇、载佤、喇期、浪莪等支系,各以其名自称,汉族则分别称之为大山、小山、浪速、茶山,又因其多居较高山区,统称之为山头。人口119276人(1990年)。约自唐代始,其先民由康藏高原沿横断山脉南迁至云南西北部怒江以西地区,为南诏永昌节度及丽水节度所辖寻传蛮的一部分,十六世纪后大量移居今地,多与德昂、傈僳、阿昌、汉等民族杂居。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,内部分操景颇语与载佤语,有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。信原始宗教。经济以山区农业为主,亦经营部分水田。解放前仍较多保留原始公社制残余。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曾举行贡龙起义,反抗山官制度,并曾对英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。建国后与傣族共建联合自治州,民族经济文化事业均有很大发展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桧即郐。周初封国。妘姓。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北。诗有桧风。参见“郐”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