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斧钺 |
释义 | 斧钺历史典故 斧钺怎么写好看:
斧钺历史词典解释借指封疆大吏或贵臣。唐杜甫《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》: “斧钺下青冥,楼船过洞庭。”●《礼记·王制》: “诸侯赐弓矢,然后征; 赐鈇钺,然后杀。” 唐孔颖达疏: “赐鈇钺者,谓上公九命得赐斧钺,然后邻国臣弑君、子弑父者,得专讨之。” 鈇,通“斧” 。斧、钺为两种兵器。周制,诸侯受赐斧钺,然后对邻国有罪之诸侯可行杀戮之权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去粗取精去掉粗糙的部分,留取其精华。毛6*泽6*东实践论:“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、去伪存真、由此及彼、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。” 见“去粗取精,去伪存真”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