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科怎么写好看:
诸科历史词典解释
北宋科举初沿唐法,有九经、五经、开元礼、三史、三传、三礼、学究、明法等科,统称诸科。地位次于进士科。应举者经礼部试和殿试合格,即各获本科及第、出身或同出身。熙宁年间罢诸科,命诸科举人改应进士科,原诸科举人最多的京东、陕西等五路举人,在礼部试时另行考试,并增加录取名额。元祐年间复设诸科中部分科目如春秋科、通礼科等,另立经明行修科。绍圣年间,罢春秋科。南宋尽废诸科,科举常选仅进士一科。参见“进士科”。
词语分解:
- 诸科的解释 1. 唐 代对科举考试常科中所有科目的总称。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:“近代以诸科取士者甚多。”2. 北宋 时对科举考试常科中除进士科以外的九经、五经、开元礼、三史、三礼、三传、学究、明经、明法等其他科目的总称。 南宋 尽废诸科,科举常选仅进士一科。宋史·选举志一:“ 宋 之科目,有进士,有诸科,有武举。”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嘉祐四年:“癸巳,御 崇政殿 ,试礼部奏名进士及明经、诸科及特奏名进士、
- 诸的字典解释 诸 (諸) zhū 众,许多:诸位
- 科的字典解释 科 kē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:狮子属于猫科
历史知识推荐:李牟
?—1644 明河南杞县人。李岩之弟。崇祯十三年1640归附李自成。后任讨北将军、制将军,加都督衔。李自成撤出北京后,与李岩同为牛金星所谗杀。一说史无其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