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不可终日 |
释义 | 不可终日历史典故 不可终日怎么写好看:
不可终日历史词典解释《礼记.表记》:“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,如不终日。”郑玄注:“儳焉,可轻贱之貌也。”指在任何时候人们都不能使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,不然的话,就一天也过不下去。后形容心中极度不安,终日惶惶。梁启超《变法通议.论金银涨落》:“使全球十四万万人,莫不心如悬旌,傫然有不可终日之势。” 偏正 一天也过不下去。形容惶恐不安或局势危急。吴因易《宫闱惊变》:“……那你何必如此心意惶惶,不可终日呢?”△多用于惊慌方面。→惊慌失措 ↔安如泰山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哄堂本作“烘堂”。唐代御史有台院、殿院、察院,以年资最高者主杂事,称杂端。平时公堂会食,不苟言笑。惟杂端笑,在坐其他人也跟着笑,谓之“烘堂”。事见唐代赵璘因话录.御史三院,曾慥类说引作“哄堂”。后用以形容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