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郡国 |
释义 | 郡国历史知识 郡国怎么写好看:
郡国历史词典解释汉代行政区划体系实行郡、国并行制。西汉兴,封七异姓诸侯王国。到汉高帝末年演变为九个同姓王国与一个异姓王国,时高帝自领只有十五郡,其余约四十郡分属十王国。大国六七郡,小国二三郡。文、景、武三朝相继用众建诸侯、削藩和推恩法诸手段将王国封域日渐削小,并将诸侯王特权削去。武帝以后王国地仅一郡,地位与郡相当。东汉迄南北朝仍沿郡国并置之制。郡之长官为太守,国之长官为国相或内史,实质并无区别。至隋始废王国之制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崔洪西晋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,字良伯。武帝时,为治书御史,转尚书左丞。选吏部尚书。举用甄明,门无私谒。荐郤诜代己为左丞,诜后以事劾之,因生怨言,及诜辩解系秉公办事,乃更重其为人。太傅杨骏被杀,因与骏腹心都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