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邑商怎么写好看:
大邑商历史词典解释
又称天邑商。商代地名。其范围内有公宫、皿宫等(见殷墟甲骨文),帝乙、帝辛时期卜辞有出师多在此祭告。其地或说在朝歌(今河南淇县),或说在商(今河南商丘)。
词语分解:
- 大邑的解释 1.犹大邦。 殷 周 时尊称上国之词。亦用以自称。书·武成:“天休震动,用附我大邑 周 。”孟子·滕文公下:“惟臣附于大邑 周 。” 杨伯峻 注:“甲文中有‘大邑 商 ’‘天邑 周 ’之辞。金文中亦有‘大邑 周 ’之辞,不仅别人尊之如此称呼,自称亦如此(‘大邑’即‘天邑’)。”2.古称王畿、侯国、大夫采地曰邑;尊大之,称“大邑”。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:“大官、大邑,身之所庇也。”3.大的都邑或都会
- 商的字典解释 商 shāng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、讨论:商量
历史知识推荐:琅邪台
台名。1战国初越王勾践筑。史记·秦始皇本纪:“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”。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曰:“密州诸城县东南百七十里有琅邪台,越王勾践观台也。台西北十里有琅邪故城。吴越春秋云:‘越王勾践二十五年,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