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国廷尉怎么写好看:
王国廷尉历史词典解释
汉初王国置廷尉,掌刑罚,为司法行政长官,景帝中五年令诸王不得治民,省廷尉官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官名。汉初由王国自行辟除,掌王国刑罚之事。景帝中五年(公元前145年)省。
词语分解:
- 王国的解释 1 2 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3 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独立王国北京是自行车的王国
- 廷尉的解释 官名。 秦 始置,九卿之一,掌刑狱。 汉 初因之,秩中二千石。 景帝 时改称大理, 武帝 时复称廷尉。 东汉 以后,或称廷尉,或称大理,又称廷尉卿。 北齐 至 明 清 皆称大理寺卿。参阅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、续文献通考·职官十三、历代职官表卷二“大理寺”。
历史官职推荐:稽察宗学京堂官
官名。清朝左、右翼宗学职官。掌总稽学课,每月考核学生经义、翻译与骑射。乾隆1736—1795初设,各满、汉一人,于京堂内请旨简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