奏折夹片怎么写好看:
奏折夹片历史词典解释
清初沿明制,大臣奏事用本章,由通政司转内阁呈送皇帝。雍正年间设奏事处,命大臣奏事皆用奏折。如有小事不足作折,即以双页纸书写,附别折同奏,称附片。如事务头绪过多,或保举人名甚多,即以事务纲要、人员姓名另写一片,夹于原折之内,称夹片。
词语分解:
- 奏折的解释 写奏章的折子
- 夹片的解释 清 代官吏向皇帝上疏或向上司禀事,遇有不便写于一起的情节,或另有所陈,则用另帖书写,夹在奏折或手本的第一幅内,叫“夹片”。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:“兄弟的意思,摺子上没有多少话説,还是夹片罢。”中国现在记第一回:“不料打开来,头一条就是 湖北 总督请旨奬励出洋学生的夹片。”
历史知识推荐:翰林司
官署名。宋代置。属光禄寺。掌供应酒茗汤果,以备游幸、饮宴之用,兼掌翰林院执役者名籍及轮流值宿。设勾当官四人,以诸司使、副使及内侍担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