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炼丹砂 鸣鹤馀音卷四之 |
朝代 | 元代 |
作者 | 马钰 |
释义 | 炼丹砂 鸣鹤馀音卷四之原文行道要心坚。密护丹田。 调和真息永绵绵。 十二时中常若见。 休要尘牵。 诀要避喧哗,静处安然。 须通语、默默言传。 神秀丹成行满。 得去朝 诗词问答问:炼丹砂 鸣鹤馀音卷四之的作者是谁?答:马钰 马钰炼丹砂 鸣鹤馀音卷四之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行道〈方〉∶行业 丹田重要穴位;指人体脐下一寸半或三寸的地方 调和(1) 调解使和好 调和对立的观点 (2) 配合得适当;和谐 色彩调和 (3) 折中;妥协 (4) 混和;搀和 (5) 调味 非调和之有异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 (6) 调味品 真息犹真气。 宋 李石 《续博物志》卷二:“ 陈希夷 ( 陈摶 )先生一睡或半岁,或三数月,近亦不下月餘,留藏真息,饮纳玉液。” 绵绵微细;连续不断的样子 秋雨绵绵 十二时(1).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,以干支为记。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 杜预 注有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映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等名目,虽不立十二支之目,但已分十二时。至以十二支记时,《南齐书·天文志》始有之。参阅 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一日十二时始于汉》、 杨伯峻 《春秋左传注·昭公五年》“十时”注。 (2).犹言一昼夜,全天。 唐 王维 《送杨长史赴果州》诗:“鸟道一千里,猿啼十二时。”《宋史·葛邲传》:“十二时中,莫欺自己。” (3).词牌名。亦称“ 十二时慢 ”。 宋 鼓吹四曲之一,双调或三段,有平韵、仄韵两调,四体。又为《忆少年》的别名,双调四六或四七字两体。 (4).曲牌名。属南曲商调。字数与词牌不同。用作引子。另南曲曲牌《尾声》一般为十二板,故亦有《十二时》之称。 中常一般;中等 学业中常 尘牵犹尘累。 明 陈所闻 《驻马听·玉泉寺》曲:“欲谢尘牵,愿分一掬,广开方便。”参见“ 尘累 ”。 诀要即诀窍:深得其中~。 例句: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高考如何写好作文的十大诀要。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 起坐而喧哗者,众宾欢也。——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 静处(1).冷静地立身处世。《晏子春秋·杂下六》:“且人何忧,静处远虑。” 汉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保位权》:“故为君虚心静处,聪听其响,明视其影,以行赏罚之象。” 宋 周敦颐 《通书·圣学》:“静处则明,明则通。” (2).犹静居。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刑部·热审之始》:“今盛暑,朕与卿等,深居静处,犹觉可畏。” 清净、安静之处。 宋 陆游 《山园杂咏》:“百年竟向愁边老,万事元输静处看。”《三侠五义》第十回:“跟着从人出了公馆,来至静处。” 安然(1) 平安无事地 他整夜安然呆在防空洞里 (2) 安静地 安然入睡 通语(1).传达话语。《汉书·佞幸传·淳于长》:“ 长 主往来通语东宫。”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﹝ 康居王 ﹞即使使至 坚昆 通语 郅至 。” (2).全国范围或全民族间的普通词语。 (3).指几个地区内普遍使用的词语。《方言》第一:“悼、惄、悴、憖,伤也。自 关 而东, 汝 、 潁 、 陈 、 楚 之间通语也。” (4).通常的说法。 宋 苏轼 《跋欧阳文忠公书》:“贺下不贺上,此天下通语。” 默默不说话、不出声的样子 言传(1).用言语表达或传授。《庄子·天道》:“语之所贵者意也,意有所随。意之所随者,不可以言传也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恒娘》:“因所好而投之,此非可以言传者也。” 巴人 《点滴集·争论之外》:“‘诗意’或‘诗的意境’,据说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,但我以为它并不是什么神秘不可解的。”参见“ 言传身教 ”。 (2).说话。 杜鹏程 《保卫延安》第二章:“同志,要水喝你言传。”秧歌剧《惯匪周子山》第三场:“赤卫军们,不要言传了,叫 老马哥 给咱们讲话!” (3).方言。捎话。 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三章:“你啥时送礼,给我言传,我朝大伙凑!” 神秀(1).神奇秀美。 晋 孙绰 《<游天台山赋>序》:“ 天台山 者,盖山岳之神秀者也。” 唐 杜甫 《望岳》诗:“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” 清 侯方域 《倪云林十万图记》:“《万松叠翠》、《万横香雪》二图,寄韵设色,并极神秀。” (2).聪明俊秀。 唐 杜甫 《和少府宴书斋》:“才士得神秀,书斋闻尔为。” (3).指神采秀发。 唐 杜牧 《杜秋娘》诗:“眉宇儼图画,神秀射朝辉。” 成行指旅行、出访等出发上路;启程旅行 年底恐难成行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