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夜雨(三月廿一日) |
朝代 | 清代 |
作者 | 乾隆 |
释义 | 夜雨(三月廿一日)原文三更复作雨,较向势增优。 院冷窗间递,檐声枕上流。 芭蕉惜未植,麰麦卜堪收。 自幸还自问,奚承恩叠稠。 诗词问答问:夜雨(三月廿一日)的作者是谁?答:乾隆 注释1.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: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六 2. 三月廿一日 参考注释三更第三更,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檐声雨时屋檐的流水声。 宋 刘克庄 《贺新郎·张倅生日》词:“宿云收尽檐声止。玳筵开,高臺风月,后堂罗綺。” 雨天屋檐的滴水声。 宋 张栻 《喜雨呈安国》诗:“悬知雨意未渠已,一夜簷声到枕间。” 上流(1) 上游 (2) 旧指社会地位高的 上流社会 (3) ∶上等;上品 上流作品 芭蕉芭蕉属( Musa )多年生的几种树状的草本植物,叶子很大,果实像香蕉,可以吃 麰麦大麦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今夫麰麦,播种而耰之,其地同,树之时又同,浡然而生,至於日至之时,皆孰矣。” 赵岐 注:“麰麦,大麦也。”亦泛指麦。《梁书·元帝纪》:“麰麦两穗,出於 南平 之邦。” 宋 曾巩 《喜晴》诗:“眼明意豁万事快,预喜来年麰麦丰。” 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话》卷三:“岁漕五等,曰正兑,米入京仓……曰麰麦,入京仓,供内府之用。” 自问(1) 自己问自己 (2) 自己衡量 承恩(1).蒙受恩泽。 唐 岑参 《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》:“前日承恩 * 殿 ,归来见者谁不羡。” 刘成禺 《洪宪纪事诗》之一七四:“君王碧洗颁冠玉,养子承恩四子婚。” (2). 汉 台馆名。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筑神道,北临 昭灵 ,南出 承恩 。”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云:“ 昭灵 、 承恩 、皆馆名也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