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毁方瓦合 |
释义 | 毁方瓦合历史典故 毁方瓦合怎么写好看:
毁方瓦合历史词典解释《礼记.儒行》:“慕贤而容众,毁方而瓦合,其宽裕有如此者。”郑玄注:“去己之大圭角,下与众人小合也。”后以喻屈己从众。宋 俞文豹《吹剑录》:“故《儒行》欲毁方瓦合,《老子》欲和光同尘。”亦指毁弃自己的原则,迎合世俗。章炳麟《革命道德说》:“往者士人多以借权为良策,吾尝斥之,以为执守未坚,而沦没于富贵之中,则鲜不毁方瓦合矣。” 并列 方,方正,此指方形之棱角。毁掉自己方正的棱角,去跟瓦砾为伍。古代常用以比喻有儒家高尚道德的人降低自己的道德标准,和世人相合。也指放弃自己的道德标准,去投合世俗。语本《礼记·儒行》:“慕贤而容众,毁方而瓦合,其宽裕有如此者。”郑玄注:“去己之大圭角,下与众人小合也。”章炳麟《革命道德说》:“往者士人多以借权为良策,吾尝斥之,以为执守未坚,而沦没于富贵之中,则鲜不毁方瓦合矣。”△后多作贬义。用于表现有意委屈自己以求合众的行为。→毁方投圆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千娇万态见“千娇百媚”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