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车辂下大夫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巾车置,北周沿置。春官府司车辂司长官,掌公车之政,辨其名品,与其物色,自帝、后以下至士,其车辂的规格各有不同。下设小司车辂上士以佐其职,领典路中士、司车中士、司常中士等官属。正四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巾车下大夫二人,上士四人,中士八人,下士十六人。巾车掌理官有车辆的政令,辨明它的用处和所配置的旗物,各有等级次序;治理车辆的领受和配出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于春官府置司车辂下大夫,正四命。任此职者见《周书·裴宽传》:弟汉,“寻转司车辂下大夫,加帅都督。”副职为小司车辂上士,正三命。属官有典路中士、下士,司车中士、下士,司常中士、下士。
词语分解:
- 下大夫的解释 古代的职官名。 周 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、中大夫、下大夫。左传·哀公三年:“克敌者,上大夫受县,下大夫受郡。”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:“故 晋国 之法,上大夫二舆二乘,中大夫二舆一乘,下大夫专乘,此明等级也。”
历史官职推荐:郡时曹
郡分职诸曹之一。汉置。五行大义引洪范五行传说:“时曹共政教。”汉人重阴阳五行之说,重视时节,认为违时节会导致政教失和,于是在郡国有时曹之设,主管时节祠祀之事。然碑传不见有时曹掾、史,可能是户曹的兼职